用这两个游戏学习「形近字」,高效又有趣!
↑点击上方何老师教学锦囊关注我,获取更多教学干货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汉字当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形近字,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的一大难点。
有些汉字可能只是一个笔画之差,但意思却千差万别。比如:
形近字长得比较像,就算是中国人一不小心也会写错。对于外国学生来说,这些细微的笔画差异就更难掌握了。
学习形近字有两大要点:一是理解字义,二是区分字形。只要抓住这两点进行练习,形近字并不难。
接下来何老师就来分享两个有趣的教学游戏,能让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形近字。
游戏1:形近字组词
要想分清形近字,既要“知其然”,还要“知其所以然”。
我们得让学生知道,这些长得很像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。只有理解了字义,用的时候才不会出错。
何老师在板书或课件中常常会先用“组词”+“图示”的形式,一目了然地帮学生归纳总结每组形近字表示的不同含义。
然后,我会用PPT小游戏「汉字小侦探·组词版」带学生进行练习巩固,让他们根据图片的提示,选择正确的汉字组成词语。
(游戏模板限时免费分享,领取方式见文末)
选对汉字之后,我会让学生用“顺口溜”的形式进行组词复述,加深记忆。
例如:“老”,“老”,“老师”的“老”;“考”,“考”,“考试”的“考”。
还可以让学生再用组词的方式,对其他干扰选项也加以区分。
例如:“抓人”的“抓”、“狐狸”的“狐”、“孤独”的“孤”。
如果是中高级水平的学生,除了组词练习之外,还可以试试用形近字造句或讲故事来进行关联记忆。
例句的内容最好能用图片呈现出来,从而加强视觉记忆。例如:
这些图文并茂的句子会让学生印象特别深刻,能够更准确地记住字义。
等再遇到这些形近字,只要一提起例句他们就能很快反应出这些汉字之间的区别。
游戏2:找不同
这个游戏当然就是从字形入手来帮助学生认识形近字了。
它很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,能牢牢抓住他们的注意力。
先来给大家推荐两款微信小程序:
第一个叫「汉字找不同闯关」。学生需要比眼力,挑战用更短的时间从121个汉字中找出一个不同的汉字。
“百里挑一”模式确实有一定的难度。
第二个「找不同汉字」游戏是从100个汉字中挑出5个形近字,相对容易一些,还可以提高参与度,进行小组合作比赛。
大家直接微信里搜索栏里输入小程序的名称,就能找到它们。
查找时注意何老师同款的图标样式,还有点一下“小程序”的选项。
小程序游戏好玩是好玩,但却有两大缺点:
一个是课堂上展示起来不太方便,没法全屏,字太小;
另一个就是练习的汉字很固定,没法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去设置。
所以我会用自己制作的PPT小游戏「汉字小侦探·找不同版」来带学生做形近字的字形观察练习。
(该游戏模板为四号锦囊会员专享)
学生需要从汉字墙上的40个汉字中找到“与众不同”的字,并根据坐标说出其所在位置。
例如:我在很多“天”里找到了“夫”,它在C7。
学生回答完之后,我们单击一下就会显示正确答案了。
“与众不同”的汉字可以是一个,也可以是很多个。老师可以在模板中自己设计和编辑。
例如:我在很多“鸟”里找到了“马”和“乌”,“马”在B5,“乌”在E2。
我在很多“兔”里找到了3个“免”,它们在C2、D7、E4。
我们每次把“与众不同”的汉字安排在汉字墙上的不同位置,这样同一组形近字就可以反复多次练习。
结语
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两个游戏可以从字义和字形两方面入手,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形近字。
除此之外,我们在上课时还可以通过“讲段子”告诉学生掌握形近字的重要性。要是不小心把形近字写错,可能会闹大笑话,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。
刘志刚老师在《麻辣汉语》一书中就以学生的作业为例,讲了两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:
我很喜欢刘老师分享的段子,里面提到的偏误都非常有代表性。
学汉字的时候把这些笑话讲给学生听,不仅寓教于乐,还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。
喜欢何老师的原创作品,请不吝分享,
让更多老师和学生一起受益吧!
锦囊广告
为了方便老师们及时获取PPT教学资源、交流游戏的使用,何老师教学锦囊设立了“PPT锦囊”付费会员。
何老师在公众号分享的教学资源有“免费领取”和“会员专享”的区分。
所以本文介绍的PPT小游戏模板“汉字小侦探· 找不同版” 为会员专享内容,仅对四号锦囊VIP会员分享,请勿去后台回复关键词,望知悉。
❀ 关于【四号锦囊VIP】会员活动,可点击这里或在后台发消息“会员”了解详情。
❀ 关于何老师的130+【壹号锦囊】、140+【贰号锦囊】、150+【叁号锦囊】原创PPT小游戏,后台发消息“锦囊”可了解详情。
特别声明:本公众号分享的课件资源均为原创作品,里面的图片购买自正规图库带有授权证书。所有课件资源仅供老师们教学使用,请勿二传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,包括招生宣传。
往期推荐
用「天黑别睁眼」PPT小游戏,牢牢hold住学生的注意力
学期末最后一节课这样上,孩子们一定念念不忘
Teaching is not a job. It's a lifestyle.